割須棄袍是一則成語故事,來源于古典名著《三國演義》第58回,曹操率軍與馬超在潼關交兵,曹軍被打敗后馬超追擊曹操時,曹操為了不被認出來,把胡須割掉,把長袍丟棄之事。描寫了曹操狼狽逃竄的景象。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58回:“操在亂軍中,只聽得西涼軍大叫:“穿紅袍的是曹操!”操就馬上急脫下紅袍。又聽得大叫:“長髯者是曹操!”操驚慌,掣所佩刀斷其髯。超遂令人叫拏短髯者是曹操。操聞之,即扯旗角包頸而逃?!?/div>
本書是一部傳統評書。早在四、五十年代,即風靡書壇。經歷代評書演員編撰加工,成為了評書舞臺上的扛鼎之作。書中主人公童林(字海川)出身于農家,因誤傷老父被趕出家門。幾經危難,得遇二位恩師救助,遂于江西臣虎山習練武功。因童林所練武藝與別家不同。故此,藝滿下山后,童林奉師命“別開天地,自創一家”??梢虼硕菒懒艘话嗑毼淙?有許多武林豪客,尋找童林較量武功,但均敗在童林手下。也有一些俠義之士,敬慕童林的武藝和為人,與其結為摯友。后來童林與雍正皇帝相識,扶助年大帥平定劍山,憑借其驚人的武功和俠義肝膽被人尊為“大俠”。
連麗如,滿族,1942年生于北京。中國煤礦文工團評書演員,著名評書表演藝術家,國家一級演員,享受政府特殊津貼。是連派評書的唯一繼承人。1960年畢業于北京師大附中,1961年演出了長篇評書《三國演義》,她的主要作品有:《水滸傳》、《紅樓夢》、《鹿鼎記》、《斬莽劍》、《康熙大帝》、《三國演義》、《康熙私訪》、《劉墉傳奇》、《智圣東方朔》、《大隋唐》、《東漢演義》等。他重視說功、做功、打功,說到誰,就摹擬那個人物的神情、語言、聲態,有時也使用方言、韻白,加上必要的動作,表情狀物,繪聲繪色,形成了神完氣足、層次分明、起伏跌宕,耐人尋味的獨特風格,藝術精湛已自成一家。
連麗如評書議揚州會英雄人物
連麗如,滿族,1942年生于北京。中國煤礦文工團評書演員,著名評書表演藝術家,國家一級演員,享受政府特殊津貼。是連派評書的唯一繼承人。1960年畢業于北京師大附中,1961年演出了長篇評書《三國演義》,她的主要作品有:《水滸傳》、《紅樓夢》、《鹿鼎記》、《斬莽劍》、《康熙大帝》、《三國演義》、《康熙私訪》、《劉墉傳奇》、《智圣東方朔》、《大隋唐》、《東漢演義》等。他重視說功、做功、打功,說到誰,就摹擬那個人物的神情、語言、聲態,有時也使用方言、韻白,加上必要的動作,表情狀物,繪聲繪色,形成了神完氣足、層次分明、起伏跌宕,耐人尋味的獨特風格,藝術精湛已自成一家。連麗如是第一個把評書藝術帶到國外的藝術家,也是第一個嘗試用評書來演播《紅樓夢》的人,受到了國外華人的贊譽。
連麗如,滿族,1942年生于北京。中國煤礦文工團評書演員,著名評書表演藝術家,國家一級演員,享受政府特殊津貼。是連派評書的唯一繼承人。連麗如是全國評書演員第一個朗誦小說的人。1960年畢業于北京師大附中,1961年演出了長篇評書《三國演義》,她的主要作品有:《水滸傳》、《紅樓夢》、《鹿鼎記》、《斬莽劍》、《康熙大帝》、《三國演義》、《康熙私訪》、《劉墉傳奇》、《智圣東方朔》、《大隋唐》、《東漢演義》等。他重視說功、做功、打功,說到誰,就摹擬那個人物的神情、語言、聲態,有時也使用方言、韻白,加上必要的動作,表情狀物,繪聲繪色,形成了神完氣足、層次分明、起伏跌宕,耐人尋味的獨特風格,藝術精湛已自成一家。目前,連先生及連派弟子已有三處場地表演。除最早的宣南書館外,還有崇文書館和東城書館,分別在崇文區文化館和東城區文化館。
連麗如評書御果園單鞭救王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