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長篇評書《平原槍聲》由單田芳先生根據李曉明、韓安慶同名小說改編播講。該評書是單老比較早期的作品,共60集,講述的是華北平原上的一群僅有“土裝備”的八路軍游擊隊,英勇抵抗日本侵略者的一段可歌可泣的歷史故事。該評書曾在多家電臺播出,反響熱烈,好評如潮,歡迎收聽。
-
《水滸傳》的作者相傳是施耐庵,并由羅貫中加以潤色,是第一部歌頌農民起義的長篇小說。在歷代封建專制統治者眼中,造反都是不忠之舉,“造反”者都是殺人放火、面目猙獰的妖魔鬼怪,但中國四大古典名著之一的《水滸傳》卻反其道而行,為那些所謂“造反”者樹碑立傳,并渲染他們豪俠仗義、除暴安良,替天行道的英雄壯舉,使他們成為讀者心目中的英雄人物。 北宋末年,朝政腐敗,民不聊生。不管朝廷命官,還是普通百姓,甚至是雞鳴狗盜之徒,在對官府幻想破滅后,連生存都難以維系,最終都被逼上梁山。然而,當人民起義的壯舉使好漢們士氣日益高漲的時候,宋江的接受招安改變了一切,使這轟轟烈烈的水滸起義徹底地失敗。使這108位水滸英雄消失在塵世間,原本風起云涌的農民起義就這樣歸于平靜了。《水滸傳》是世界上涉及人物最多的小說,共涉及人物787位,其中有名有姓的有577位,有名無姓有9位,有姓無名的有99位。。
-
《隋唐演義》,清代長篇白話歷史演義小說,20卷,100回,70余萬字。是一部英雄傳奇和歷史演義雙重性質的小說。以隋朝末年農民起義為故事背景,講述隋朝覆滅到大唐建立的一段歷史演義。小說中塑造人物個性鮮明,故事情節膾炙人口。其中的經典段落,經久不衰。 十八杰人物介紹: 1、西府趙王李元霸,李元霸胯下一字板肋癩麒麟,手中一對擂鼓甕金錘誰也惹不起,為頭一條好漢。 2、天寶大將宇文成都,胯下賽龍五斑駒,掌中鳳翅鎦金鏜,勇貫三軍,是大隋朝的頂梁柱; 3、銀錘太保裴元慶裴三公子,胯下千里一盞燈,掌中一對八棱梅花亮銀錘,是以后瓦崗山頭號猛將; 4、紫面天王雄闊海,一根熟銅棍,壓蓋武林; 5、南陽太守伍云召,是春秋五霸時名將伍子胥的后人,使得是一條亮銀槍。曾經大戰過宇文成都; 6、雙鏜無敵伍天錫,胯下青龍馬,掌中一對短把鳳翅鎦金鏜,英勇無比;7、少保羅成,又叫羅神槍、冷面寒槍,胯下一匹西方小白龍,掌中五鉤神飛亮銀槍!從沒打過敗仗,人稱“常勝將軍”;隋唐時期有羅士信,羅士信是歷史上確有其人的,和小說中羅成有許多相似之處,所以被認為是羅成的歷史原型。 8、靠山王楊林,胯下金睛獸,掌中一對
-
商紂王昏庸暴虐,殘殺忠良,終日沉迷于酒色。全國上下烏煙瘴氣,民不聊生。以姜子牙輔佐周室(周文王、周武王)討伐商紂的歷史為背景,描寫了闡教、截教諸仙斗智斗勇、破陣斬將封神的故事。包含了大量民間傳說和神話。有姜子牙、哪吒等生動、鮮明的形象,最后以姜子牙封諸神和周武王封諸侯結尾。 “成湯氣數已盡,周室天命當興”的宿命觀點,是《封神演義》一書的支架,斬將封神,強調神權皇權是全書的主要內容,其瑰麗無比的奇誕氣象和氣勢磅礴的神話韻味,幾千年來難有匹敵。
-
《三國演義》,全名《三國志通俗演義》,作者羅貫中,中國第一部長篇章回體歷史小說,以描寫戰爭為主,反映了吳,蜀,魏三個政治集團之間的政治和軍事斗爭。大概分為黃巾之亂、董卓之亂、群雄逐鹿、三國鼎立、三國歸晉五大部分。在廣闊的背景上,上演了一幕幕波瀾起伏,氣勢磅礴的戰爭場面,成功刻畫了近兩百個人物形象,其中曹操、劉備、孫權、諸葛亮、周瑜、關羽、張飛等等人物形象膾炙人口,不以敵我敘述方式對待各方的歷史描述,對后世產生了極其深遠的影響。編者羅貫中將兵法三十六計匯融于字里行間,既有情節,也有兵法韜略。 后《三國演義》被亞、歐、美諸國譯成60多種文字,傳揚海外。
-
曾國藩,晚清重臣,湘軍創立者和統帥。初名子城,字伯函,號滌生。出生于湖南省雙峰縣(原屬湘鄉)荷葉鎮。道光十八年(1838)中進士,入翰林院,為軍機大臣穆彰阿門生。累遷內閣學士,禮部侍郎,署兵、工、刑、吏部侍郎。與大學士倭仁、徽寧道何桂珍等為密友,以實學相砥礪。平時有感于政治廢弛,主張以理學經世。咸豐二年(1852),太平軍由廣西進軍湖南,清廷震恐。適曾國藩因母喪在籍,奉旨前往長沙,幫同湖南巡撫辦理團練。遂招募農民為營勇,任用儒生為將佐,朝夕訓練,號湘勇(通稱湘軍)。1854年初,湘軍練成水陸師1.7萬余人,會集湘潭,誓師出戰。湘軍初戰,連敗于岳州(今湖南岳陽)、靖港,曾國藩為此憤不欲生,投水自殺,被其左右救起。后重整軍實,復占岳州,攻陷湖北省城武昌,奉詔署湖北巡撫。此后用兵更為謹慎。旋因朝廷恐其于地方勢大,又被解署任,以后長期只以侍郎虛銜領兵。1855年初,進攻江西九江、湖口,被太平軍重創,退守南昌。1858年6月,曾國藩奉詔出辦浙江軍務。1860年清軍江南大營徹底敗潰后,加兵部尚書銜,授兩江總督,以欽差大臣督辦江南軍務。從此,不但擁有兵權,而且掌握地方大權。次年9月,督其弟曾國荃
-
洛陽豪客;繡帶銀鏢作者介紹王度廬(1909-1977),原名王葆祥,字霄羽,出生于北京一個貧困的旗人家庭。他幼年失怙,涉世較早。三十年代開始寫長篇小說,其創作以武俠言情小說為主,兼及社會言情小說。他著有《鶴驚昆侖》、《臣虎藏龍》等二十余部作品,被稱為北派四大家之一。他的作品反武俠精神與愛情故事融為一體,對后世武俠小說影響很大。《洛陽豪客》內容提要:清朝末年,豪門小姐蘇小琴容貌出眾,武功超群,因打退前來搶親的魯家五虎而名揚洛陽。江南美少年李劍豪男扮女裝到蘇家避難,二人情同姐妹。不久真相識破,姐妹成為戀人。但又因江湖恩怨,情人又成冤家,釀出場悲劇。《鄉帶銀鏢》內容提要:少年劉得飛武藝超群,曾救過在豪門受虐待的小妾許小芳,之后兩人相愛。善打飛鏢的女俠盧寶娥也愛上了劉得飛,她在無意中用飛鏢殺死了小芳。盧寶娥悔恨不已,于是用劉得飛的腰帶上吊身亡。劉得飛受到強烈刺激,最后精神失常,流落在京城街頭賣藝。
-
長篇評書《平原槍聲》由單田芳先生根據李曉明、韓安慶同名小說改編播講。該評書是單田芳先生比較早期的作品,共40回,講述的是華北平原上的一群僅有土裝備的八路軍游擊隊,英勇抵抗日本侵略者的一段可歌可泣的歷史故事。該評書曾在多家電臺播出,反響熱烈,好評如潮.
-
《賀龍傳奇》是單老根據人民出版社出版的軍旅作家劉秉榮所創作的長篇傳記文學《賀龍全傳》改編而成。單老以史為主,史文結合,從賀龍元帥的出生講起,講述了他的戎馬一生,賀龍元帥從兩把菜刀鬧革命成為民主革命的堅強斗士,加入了北伐戰爭,后又打響了南昌起義第一槍,創立了中國工農紅軍,解放后嘔心瀝血,衛國強兵,為中國事業建立下了不朽功勛。單老以其獨特的藝術構思、雅俗和諧的藝術語言、聲情并茂的藝術表演,準確、全面、生動地將賀龍元帥坎坷曲折、跌宕起伏的傳奇人生,用藝術的手法展現給廣大聽眾。單老永遠地離開了我們,也把...
-
《封神演義》一般俗稱《封神榜》,又名《商周列國全傳》、《武王伐紂外史》、《封神傳》,是一部中國古代神魔小說。為明代許仲琳(一說是陸西星)所作,約成書于隆慶、萬歷年間。全書共一百回。《封神演義》的原型最早可追溯至南宋的《武王伐紂平話》,可能還參考了《商周演義》、《昆侖八仙東游記》,以姜子牙輔佐周室(周文王、周武王)討伐商紂的歷史為背景,描寫了闡教、截教諸仙斗智斗勇、破陣斬將封神的故事。包含了大量民間傳說和神話。有姜子牙、哪吒、楊戩等生動、鮮明的形象,最后以姜子牙封諸神和周武王封諸侯結尾。《封神演義》,俗稱《封神榜》,又名《商周列國全傳》、《武王伐紂外史》、《封神傳》。全書共一百回。《封神演義》的原型最早可追溯至南宋的《武王伐紂平話》,可能還參考了《商周演義》、《昆侖八仙東游記》,全書以武王伐紂、商周易代的歷史為框架,敘寫天上的神仙分成兩派卷入這場斗爭,支持武王的為闡教,幫助紂王的為截教。雙方祭寶斗法,幾經較量,最后紂王失敗自焚,姜子牙將雙方戰死的要人一一封神。演述商末政治紛亂與武王伐商故事,小說以商周易代為歷史背景,寫商紂王無道,周武王在姜子牙的輔佐下順應天意民心而討伐之,天上的神仙
-
單田芳,1934年年12月17日出生于營口市的一個曲藝世家,是評書表演藝術家、作家。2012年,在第七屆曲藝牡丹獎頒獎典禮上獲得終身成就獎。1954年走上評書舞臺。1979年5月1日,單田芳重返書壇。1995年,單田芳成立了北京單田芳文化傳播有限公司。2007年1月26日,單田芳宣布收山,《老店風云》是他的收山之作。2011年,出版了自傳《言歸正傳:單田芳說單田芳》。代表作品有《三俠五義》、《白眉大俠》、《三俠劍》、《童林傳》、《隋唐演義》、《亂世梟雄》、《水滸外傳》等評書。
-
《童林傳》評書說的是清康熙年間,童林(字海川)因貪戀賭博,將父親氣傷后被父親趕走。他絕路逢生,不僅得到武林名士何道源、尚道明相救相幫,而且練就八卦柳葉綿絲掌、子母雞爪鴛鴦鉞等絕頂功夫。童林學藝8年,最后奉師之命要"別開天地,另創一家"創立無極門,主修內家功.下山之后,童林以他正義、淳厚的為人贏得武林正派人主的信賴,使他們與他一起同各種邪惡勢力進行爭斗。在武林志士得幫助下,童林協助朝廷欽差年羹堯粉碎了英王富昌及十四阿哥的反叛陰謀。在此期間,他與雍親王胤禛相遇相知,結為至交,多次救胤禛于危難之中,為其登基成為雍正皇帝立下汗馬功勞。該書情節跌蕩起伏,波譎云詭,扣人心弦。在此期間分別經歷了杭州擂,鐵扇寺,九宮八卦連環浦,三月三亮鏢會,劍山蓬萊島等.
-
《隋唐演義》評書講述的是隋王朝臨末日時,以瓦崗寨為首的起義軍,聯絡朝中被隋煬帝迫害的將領,推翻隋朝,建立唐王朝的故事。隋朝末年,朝廷腐敗,煬帝昏庸,奸相宇文化及父子把持朝政,他們殘害忠虔,魚肉目姓,致使哀鴻遍野,民不聊生,反隋義軍遂遏竿而起。以秦瓊、徐懋功、程咬金等人為首的四十六位英雄好漢歃血結盟,決心共同除昏君,扶明主,改天換日。他們在瓦崗山建立了反隋義軍,招英雄、納賢士,多次與隋朝官兵浴血奮戰,并聯合各路反王聚兵四平山,欲在煬帝楊廣下楊州觀花之際除楊滅隋,但未能如愿,反而兵敗四平山。瓦崗英雄們并不氣餒,他們請英才,用智慧,幾度大破隋將擺下的絕命陣,最終困死楊廣,殺死奸相,成了滅隋之大業。其后秦瓊等人又助秦王李世民翦滅群雄,輔佐李淵在長安稱帝,建立了一統天下的大唐帝國。
-
冀中白洋淀地區人民在抗日斗爭中一步步覺醒和進步。通過青年農民牛大水、楊小梅的成長刻畫了具有民族覺悟和正義感情的“新兒女英雄”們的群像。不怕你平凡、落后,甚至是文盲無知,只要你有自覺,求進步,有自我犧牲的精神,忠實在實踐毛主席的思想,誰也可以成為新的社會的柱石。
-
南宋王朝一面對金朝屈辱求和,一面加緊對人民剝削,加重稅捐,使老百姓遭到重重災難。公元1130年,金兵攻占了潭州,搶掠了一陣走了。接著,有一個被金兵打敗的宋朝團練使孔彥舟,帶著一批敗兵殘卒在那里趁火打劫,催糧逼租。當地百姓忍無可忍,在鐘相帶領下舉行了起義。鐘相是鼎州武陵(今湖南常德)人,在金兵南下的時候,他曾經組織過抗金民兵,沒得到朝廷的支持,就回家鄉組織農民自衛。他用宗教的形式在農民中宣傳,自稱“天大圣”,能夠解救人民疾苦。他說:“現在朝廷的法把人分成貴賤貧富,這不是好法。我行的法,就是要不分貧富貴賤,人人平等。”一些受盡官府、地主壓迫的農民,聽到這些話,怎么不高興?大家把鐘相稱做“老爺”,要求入“法”的人就越來越多。
-
《大唐貴妃》又名《安史之亂》,此書講述了開元后期,由于安定繁榮的日子已久,唐玄宗逐漸喪失了以前那種勵精圖治的精神。改元天寶后,他縱情享樂,寵愛楊貴妃,信任宦官高力士,把朝政全交給宰相李林甫處理。李林甫對玄宗事事逢迎,私下卻利用職權,專橫獨斷。林甫死后,楊貴妃的堂兄楊國忠繼任宰相,更是排斥異己,貪污受賄,使政治日益敗壞。加上當時土地兼并劇烈,貧富懸殊嚴重,政治、經濟、社會漸呈衰敗之象。
-
《封神演義》俗稱《封神榜》,又名《商周列國全傳》、《武王伐紂外史》、《封神傳》,是一部中國古代神魔小說。 是明代陳仲琳(一說是許仲琳)所作,約成書于隆慶、萬歷年間。以姜子牙輔佐周室(周文王、周武王)討伐商紂的歷史為背景,描寫了闡教、截教諸仙斗智斗勇、破陣斬將封神的故事。有姜子牙、哪吒等生動、鮮明的形象,最后以姜子牙封諸神和周武王封諸侯結尾。最后紂王自焚,姜子牙將雙方戰死的重要人物一一封神。“成湯氣數已盡,周室天命當興”的宿命觀點,是《封神演義》一書的支架,斬將封神,強調神權皇權是全書的主要內容,其瑰麗無比的奇誕氣象和氣勢磅礴的神話韻味,幾千年來難有匹敵。
-
單田芳評書 禁煙風云(全50回):本書是由200回電視版百年風云前半部剪輯而成的! 晚清腐敗無能,空有天朝虛名;鴉片毒害任縱橫苦了黎民百姓。 中原豈無英雄,當說則徐林公,毅然禁煙奔廣東,千古留下美名楊!
-
評書 說岳后傳(全130回):這個版本是由160回電視版鐵傘怪俠剪輯而成的! 話說宋朝年間,奸相秦檜使奸計殘害忠良之將岳飛,又派人追殺岳飛、高寵的后代,幸得武林高手拼死相救,岳霆、高風才免遭滅頂之災。     幾經輾轉,岳霆跟隨武當鼻祖張三豐、鐵傘先生呼延三絕習武練功,高風也被劍圣瘋僧收留為徒。     十幾年過去,岳霆習得一身蓋世武功,以鐵傘怪俠第三代傳人的身仍闖蕩江湖,尋機為父洗冤,清除宋朝奸相。在木劍先生高風、奪命竹刀楊虹及武林眾多英雄好漢鼎力協助下,岳霆保大宋將領收復了金國占領的大宋國土,暗查到奸相秦檜叛國投敵的證據,鏟除了武林中邪惡勢力,最終使父親岳飛的冤屈得以昭雪。
-
清朝軍事家、理學家、政治家、書法家,文學家,晚清散文“湘鄉派”創立人。官至兩江總督、直隸總督、武英殿大學士,封一等毅勇侯。 曾國藩:初名子城,字伯涵,號滌生,謚文正,漢族,湖南省長沙府湘鄉縣人。 晚清重臣,湘軍的創立者和統帥者。清朝軍事家、理學家、政治家、書法家,文學家,晚清散文“湘鄉派”創立人。官至兩江總督、直隸總督、武英殿大學士,封一等毅勇侯。
-
評書《話說臺灣》是單田芳2003力作,話說臺灣,根據臺灣演義改編,單田芳結合評書口頭藝術的特色,經過藝術加工而成,這部書史料詳細,結構嚴謹,豐富多彩,百聽不厭。臺灣是我國神圣的領土,是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單田芳將歷史與現代相結合,理論聯系實際,將臺灣的過去及歷史的發展一一做了講述,用鐵的事實證明臺灣歷來就是我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徹底地揭穿了美帝國主義霸占臺灣的企圖。
-
安史之亂是唐代玄宗末年至代宗初年(755年12月16日至763年2月17日)由唐朝將領安祿山與史思明背叛唐朝后發動的戰爭,是同唐朝爭奪統治權的內戰,為唐由盛而衰的轉折點。這場內戰使得唐朝人口大量喪失,國力銳減。因為發起反唐叛亂的指揮官以安祿山與史思明二人為主,因此事件被冠以安史之名。又由于其爆發于唐玄宗天寶年間,也稱天寶之亂。唐代經歷唐太宗貞觀之治、唐高宗永徽之治、武則天的治宏貞觀,政啟開元貞觀遺風及唐玄宗的開元盛世后,成為了一個國富民強的國家,經濟在唐玄宗天寶年間達至鼎盛。安史之亂發生后,對唐朝的發展產生了重大的影響。安史之亂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是各種社會矛盾的集中反映,主要包括統治階級和人民的矛盾,統治者內部的矛盾以及中央和地方割據勢力的矛盾等等。經濟矛盾唐玄宗開元時期,社會經濟雖然達到空前繁榮,出現了盛世的局面,但同時由于封建經濟的發展,也加速了土地兼并,以至百姓多遷徙流亡。均田制破壞,均田農民失去土地成為流民。加之,唐朝最高統治集團日益腐化。從開元末年,唐玄宗就整天過著縱情聲色的生活,楊貴妃一家勢傾天下,任意揮霍,宮中專為貴妃院織錦刺繡的工匠就達七百人,楊貴妃的姐妹三人每年脂
-
“單田芳評書”是時尚性的文化符號。他以獨特的魅力傾倒了一個時代、億萬華人,他那略帶沙啞、極富個性的聲音通過電臺、電視臺傳遍大江南北、長城內外,被稱為“永不消逝的電波”! 本書以章回體的評書體例,解讀了當代“評書大王——單田芳”的傳奇人生,演繹了評書大師50年藝術人生、70年的人生智慧! 本書由單田芳先生親自授權撰寫。單田芳希望這本新書能夠成為聽眾、觀眾以及讀者了解自己的一個最權威、最完美的版本。 全書共計15萬字、照片50多幅。以單田芳的70年人生為藍本,用“章回體”的形式,著力突出解放前后單氏曲藝世家的興衰內幕、單田芳多災多難的少年時代、被迫從藝一炮走紅的趣聞、被誤判為“現行反革命”下放農村的苦難、為謀生路“戴罪潛逃”的迷惘、東山再起世態炎涼的遭遇、六十下海升沉不定的“北漂”生涯。本書語言生動、內容翔實、細節豐富,再現了一位評書藝術大師干干凈凈做人、不屈不撓做事、海納百川做藝的人生態度,不僅有扣人心弦的真實故事、催人淚下的歷史細節,還使讀者從成功人士的曲折經歷中,獲取開拓新生活的啟示和教益。
-
日本侵略中國時,日本人聽說張作霖大帥毛筆書法很好,于是想索取一幅,張作霖手寫一“虎”字,并落款“張作霖手黑”,日本人頗為不解,以為應為“張作霖手墨”才對,隨侍秘書也發現了這個錯誤,他貼近張作霖的耳邊低聲說:“你寫的‘墨’字下面少了個‘土’。”張作霖兩眼一瞪,大聲罵道:“你懂個屁!我張作霖就是手黑!誰不知道‘墨’字要在‘黑’下面加‘土’?但這是日本人要的東西,我就是寸土不讓。
-
清朝康熙年間,童林(字海川)因特殊事件被迫離家出走。他絕路逢生,不僅得到武林名士何道源、尚道明相救,練就“柳葉綿絲掌”、“子母雞爪鴛鴦鉞”等絕頂神功。下山之后,童林以他正義、淳厚的為人贏得武林正派人士的信賴,使他們和他一起同各種惡勢力進行爭斗。在武林志士幫助下,童林協助朝廷欽差年羹堯粉碎了英王富昌及十四阿哥的反叛陰謀。在此期間,他與雍親王胤縝相遇相知,結為至交,多次就胤縝于危難之中,為其登基成為雍正皇帝立下汗馬功勞。
-
單田芳,著名評書表演藝術大師,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繼承人。原鞍山曲藝團業務團長,現任北京曲藝家協會名譽主席。1934年出生在天津,當年隨父母來到沈陽,1952年在沈陽二十七中高中畢業后考入東北工學院,1987年退休,1995年到北京創辦單田芳藝術傳播有限責任公司。從藝半個多世紀共錄制、播出了《隋唐演義》、《三俠五義》、《亂世梟雄》等100多部。共計15000余集廣播、電視評書作品,整理編著17套28種傳統評書文字書稿,開創了評書走向市場的先河。“凡有井水處,皆聽單田芳”,“單田芳評書”已經成為中國傳統文化的一個重要的符號。
-
單田芳,著名評書表演藝術大師,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繼承人。原鞍山曲藝團業務團長,現任北京曲藝家協會名譽主席。1934年出生在天津,當年隨父母來到沈陽,1952年在沈陽二十七中高中畢業后考入東北工學院,1987年退休,1995年到北京創辦單田芳藝術傳播有限責任公司。從藝半個多世紀共錄制、播出了《隋唐演義》、《三俠五義》、《亂世梟雄》等100多部。共計15000余集廣播、電視評書作品,整理編著17套28種傳統評書文字書稿,開創了評書走向市場的先河。“凡有井水處,皆聽單田芳”,“單田芳評書”已經成為中國傳統文化的一個重要的符號。
-
曾國藩(1811~1872),乃是晚清重臣,湘軍創立者和統帥。初名子城,字伯函,號滌生。出生于湖南湘鄉(今雙峰縣荷葉鎮)。道光十八年(1838)中進士,入翰林院,為軍機大臣穆彰阿門生。累遷內閣學士,禮部侍郎,署兵、工、刑、吏部侍郎。與大學士倭仁、徽寧道何桂珍等為密友,以“實學”相砥礪。平時有感于政治廢弛,主張以理學經世。 咸豐二年(1852),太平軍由廣西進軍湖南,清廷震恐。適曾國藩因母喪在籍,奉旨前往長沙,幫同湖南巡撫辦理團練。遂招募農民為營勇,任用儒生為將佐,朝夕訓練,號“湘勇”(通稱湘軍)。1854年初,湘軍練成水陸師1.7萬余人,會集湘潭,誓師出戰。湘軍初戰,連敗于岳州(今湖南岳陽)、靖港,曾國藩為此憤不欲生,投水自殺,被其左右救起。后重整軍實,復占岳州,攻陷湖北省城武昌,奉詔署湖北巡撫。此后用兵更為謹慎。旋因朝廷恐其于地方勢大,又被解署任,以后長期只以侍郎虛銜領兵。1855年初,進攻江西九江、湖口,被太平軍重創,退守南昌。1858年6月,曾國藩奉詔出辦浙江軍務。1860年清軍江南大營徹底敗潰后,加兵部尚書銜,授兩江總督,以欽差大臣督辦江南軍務。從此,不但擁有兵權,而且掌
-
于成龍,山西永寧州(今離石市)人,康熙時官至兵部尚書、都察院右副都御使、兩江總督,康熙皇帝稱其為“今時天下廉吏第一”,并制詩褒獎,清史有傳。 順治十八年,45歲的于成龍出任廣西羅城知縣,從此踏入仕途,歷任知州、知府、道臺、臬臺、藩臺、巡撫、總督等要職,其間幾經坎坷,備嘗艱辛。他憐貧苦、抑豪強、治盜賊、賑災荒、清雜派、平冤獄、肅吏治,為官一任,流惠一方,被百姓稱為“青天”;他簞食瓢飲,淡泊自甘,數十年如一日,位愈尊而操守愈厲,志節彌堅。本書在保持歷史真實的基礎上,廣采民間傳說,加上作者豐富的想象和合理的聯想,以清朝初年百廢待舉的社會現象為背景,以于成龍的仕途經歷為主線,藝術地再現了于成龍的一生,塑造了一個絕代廉吏的典型形象。
-
單田芳:生于1934年12月6日(陰歷11月11日)祖籍山東德平(曾祖父祖父輩)又有說河北淶水南高洛人,原名單傳忠,著名評書表演藝術大師,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繼承人。原鞍山曲藝團業務團長,現任北京曲藝家協會名譽主席。1934年生于天津,同年隨父母到沈陽,1952年在沈陽二十七中高中畢業后考入東北工學院,1987年退休,1995年赴京創辦北京單田芳藝術傳播有限責任公司。從藝半個多世紀以來,共錄制、播出了《隋唐演義》、《三俠五義》、《亂世梟雄》等100余部共計15000余集廣播、電視評書作品,整理編著17套28種傳統評書文字書稿,開評書走向市場的先河。“凡有井水處,皆聽單田芳”,“單田芳評書”已經成為中國傳統文化的一個重要符號。
-
北宋仁宗三十一年八月十五,皇宮大內失盜。仁宗皇帝趙振丟了冠、袍、帶、履四件寶貝,仁宗大怒,責令開封府一百天內破獲此案,國寶還朝。南俠展昭、翻江鼠蔣平、白眉大俠徐良等人,以現場遺留下來的四朵白菊花為線索,一路追查盜寶賊白菊花燕飛。在尋寶禽賊的過程中,開封府徐良等人歷盡艱辛,經過團城打擂力劈神拳太保王興祖,夜探朝天嶺……等波折,以正義戰勝邪惡義服七杰找回了四寶,嚴懲了盜寶賊。這是一部單田芳先生的看家書,他是繼《三俠五義》之后,《白眉大俠》之前的一部承上啟下的傳統評書。此書敘述的是白眉毛徐良等小五義出世,臭豆腐馮淵以及大頭細脖鬼房書安等人出世的驚天動地的精彩故事。本書激烈、精彩、人物性格詼諧,令人百聽不厭。
-
評書《三俠劍》的故事是以武林俠士勝英為主人公的一部歷史故事,清康熙年間,國泰民安、天下太平,綠林高手三俠(神鏢將勝英、震三山蕭杰、九頭獅子孟凱)、三劍(艾蓮池、紅衣女、夏侯商元)替天行道,揚善戊惡,做了許多行俠仗義之事,得到康熙皇帝的贊賞,但也與武林邪惡勢力結下了不解之恨,因而矛盾斗爭愈演愈烈。以秦尤為首的武林敗類屢屢設計要殺害勝英及其師徒,使勝英等人時時身處險境。勝英等人無所畏懼,在眾英雄豪杰的幫助下,大展才智,屢挫敵手,最終消滅了秦尤等惡勢力,并促使臺灣王鄭克塽接受招安,臺灣回歸祖國。
-
單田芳,著名評書表演藝術大師,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繼承人。原鞍山曲藝團業務團長,現任北京曲藝家協會名譽主席。1934年出生在天津,當年隨父母來到沈陽,1952年在沈陽二十七中高中畢業后考入東北工學院,1987年退休,1995年到北京創辦單田芳藝術傳播有限責任公司。從藝半個多世紀共錄制、播出了《隋唐演義》、《三俠五義》、《亂世梟雄》等100多部。共計15000余集廣播、電視評書作品,整理編著17套28種傳統評書文字書稿,開創了評書走向市場的先河。“凡有井水處,皆聽單田芳”,“單田芳評書”已經成為中國傳統文化的一個重要的符號。我的評書生涯主要講述單田芳在評述道路上的一些坎坷。
-
一生守侯講述馬季從事相聲藝術50多年以來經歷的喜怒哀樂以及他在崢嶸歲月里品嘗的酸甜苦辣,著重講述了馬季與師徒之間、同事之間、朋友之間的鮮為人知的故事,尤為珍貴的是,馬季還在自傳中吐露了他對相聲藝術發展的肺腑之言和對家人、對兒子的殷殷之情。據《一生守候》的責任編輯趙廣林介紹,《一生守候》分上下兩部,上部講述的是馬季在粉碎“四人幫”前的經歷,包括怎么樣走上相聲道路,以及在“五七”干校的經歷,下部則是粉碎“四人幫”后的故事,其中,還穿插了馬季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他的事業到達巔峰期時,對相聲發展的一些困惑和感想。結尾部分還收集了馬季對人生和事業的一些感悟。
-
七杰:“義俠太保”劉士杰;“笑面郎君”沈明杰;“抄水燕子”呂仁杰;“小元霸”魯世杰;“紅眉童子”柳金杰;“黃眉童子”柳玉杰;“井底蛙”邵環杰。 小五義:“玉面專諸”白蕓生;“霹靂鬼”韓天錦;“白眉大俠、山西大雁、三手大將、多臂人雄”徐良徐世珍;“粉子都”盧珍;“小俠”艾虎。 單田芳:生于1934年12月6日(陰歷11月11日)祖籍山東德平(曾祖父祖父輩)又有說河北淶水南高洛人,原名單傳忠,著名評書表演藝術大師,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繼承人。原鞍山曲藝團業務團長,現任北京曲藝家協會名譽主席。1934年生于天津,同年隨父母到沈陽,1952年在沈陽二十七中高中畢業后考入東北工學院,1987年退休,1995年赴京創辦北京單田芳藝術傳播有限責任公司。從藝半個多世紀以來,共錄制、播出了《隋唐演義》、《三俠五義》、《亂世梟雄》等100余部共計15000余集廣播、電視評書作品,整理編著17套28種傳統評書文字書稿,開評書走向市場的先河。“凡有井水處,皆聽單田芳”,“單田芳評書”已經成為中國傳統文化的一個重要符號。單田芳播講的評書,特別是傳統評書,有其獨特的藝術魅力,那沙沙啞啞的嗓音,將歷史知識、
-
《紅色將帥傳奇》之《賀龍傳奇》自播出以來,在全國聽眾中受到廣泛好評。廣播評書《賀龍傳奇》的錄制、播出是對賀龍元帥非常有意義的紀念。
-
《隋唐演義》評書講述的是隋王朝臨末日時,以瓦崗寨為首的起義軍,聯絡朝中被隋煬帝迫害的將領,推翻隋朝,建立唐王朝的故事。隋朝末年,朝廷腐敗,煬帝昏庸,奸相宇文化及父子把持朝政,他們殘害忠虔,魚肉目姓,致使哀鴻遍野,民不聊生,反隋義軍遂遏竿而起。以秦瓊、徐懋功、程咬金等人為首的四十六位英雄好漢歃血結盟,決心共同除昏君,扶明主,改天換日。他們在瓦崗山建立了反隋義軍,招英雄、納賢士,多次與隋朝官兵浴血奮戰,并聯合各路反王聚兵四平山,欲在煬帝楊廣下楊州觀花之際除楊滅隋,但未能如愿,反而兵敗四平山。瓦崗英雄們并不氣餒,他們請英才,用智慧,幾度大破隋將擺下的絕命陣,最終困死楊廣,殺死奸相,成了滅隋之大業。其后秦瓊等人又助秦王李世民翦滅群雄,輔佐李淵在長安稱帝,建立了一統天下的大唐帝國。
-
花木蘭,中國古代民族女英雄,忠孝節義,以替父從軍擊敗北方入侵民族聞名天下,唐代皇帝追封為孝烈將軍,設祠紀念,影響深遠到全世界。花木蘭受中國人尊敬,其事跡被多種文藝作品所表現,電影、電視劇,歌舞豫劇等。《木蘭辭》又稱木蘭詩,是一首北朝民歌,也是敘事詩。花木蘭是中國南北朝時期一個傳說色彩極濃的巾幗英雄,她的故事也是一支悲壯的英雄史詩。花木蘭是北魏人,北方人喜歡練武。花木蘭的父親以前是一位軍人,從小就把木蘭當男孩來培養。木蘭十來歲時,他就常帶木蘭到村外小河邊,練武,騎馬、射箭、舞刀、使棒。空余時間,木蘭還喜歡看父親的舊兵書。北魏遷都洛陽之后,經過孝文帝的改革,社會經濟得到了發展,人民生活較為安定。但是,當時北方游牧民族柔然族不斷南下騷擾,北魏政權規定每家出一名男子上前線。木蘭的父親年紀大了,沒辦法上戰場,家里的弟弟年紀又小,所以,木蘭決定替父從軍,從此開始了她長達多年的軍旅生活。去邊關打仗,對于很多男人來說都是艱苦的事情,更不要說木蘭又要隱瞞身份,又要與伙伴們一起殺敵。但是花木蘭最后完成了自己的使命,在十數年(原文為12年,是虛指)后凱旋回家。皇帝因為她的功勞之大,認為她能力在朝廷效力,
-
《白眉大俠》是由單田芳創作的評書作品。講述北宋年間小五俠之一徐良協助包大人抓差辦案的傳奇故事。分為《徐良出世》、《龍虎風云會》等多部。《白眉大俠》講述宋朝仁宗皇帝執政期間,以徐良、蔣平、白蕓瑞為首的三俠、七杰、小五義等眾開封府校尉,在八王趙德芳、包拯、顏查散等清官的支持下,為保國泰民安而不顧個人安危,抗強暴、戰邪惡、搗匪巢、滅賊寇,在眾多武林豪杰的大力協助下,先后與勾結外匪、圖謀反叛的閻王寨眾賊、三教堂惡徒、三仙島兇僧魔頭展開了生死搏斗,其間還不斷遭受奸臣陷害,屢屢背腹受敵,身處險境。但眾英雄義士不畏艱險、舍生忘死、愛憎分明、有勇有謀,利用高超的斗爭藝術與驚人的武藝,最終消滅頑敵,為國為民立下不朽功勛。
-
評書《水莽英雄恨》說的是北宋末年,宋王朝內憂外患,苛捐雜稅、連年戰亂,民不聊生。在洞庭湖一帶以鐘項、楊幺為首的農民義軍不堪忍受種種壓迫,奮起抗爭。對內反抗朝廷,安撫百姓;對外抗擊金兵侵略,給腐敗的宋王朝以沉重的打擊。宋王朝在百般無奈之下,利用岳飛家軍最終剿來了這支農民起義軍。本評書內容跌宕起伏,耐人尋味,書中人物個性鮮明,是一部短小精悍的評書精品。
-
《三國演義》它以魏、蜀、吳三國的興亡為線索,描繪了漢末至晉統一的一百年間歷史,描述了統治集團內部和魏、蜀、吳三國之間的政治斗爭、軍事斗爭,對當時動亂的社會狀況有所反映,塑造了諸葛亮、曹操、周瑜、關羽、張飛等眾多的人物。表現出鮮明的擁劉反曹的正統思想和儒家的仁政思想。同時也遣責了雄豪混戰及暴君的苛政,寄托了人民渴求明君仁政、社會安定的愿望。《三國演義》是中國第一部長篇章回體歷史演義的小說,以描寫戰爭為主,反映了蜀(漢)、魏、吳三個政治集團之間的政治和軍事斗爭,大致分為黃巾之亂、董卓之亂、群雄逐鹿、三國鼎立、三國歸晉五大部分。在廣闊的背景下,上演了一幕幕波瀾起伏、氣勢磅礴的戰爭場面,成功刻畫了近五百個人物形象,其中曹操、劉備、孫權、諸葛亮、關羽、張飛、周瑜、司馬懿等人物形象膾炙人口,其中諸葛亮是作者心目中的賢相的化身,他具有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的高風亮節,具有經世濟民再造太平盛世的雄心壯志,而且作者還賦予他呼風喚雨、神機妙算的奇異本領。曹操是一位奸雄,他生活的信條是寧教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既有雄才大略,又殘暴奸詐,是一個政治野心家陰謀家,這與歷史上的真曹操是不可混同的。關羽威猛剛
-
《封神演義》一般俗稱《封神榜》,又名《商周列國全傳》、《武王伐紂外史》、《封神傳》,是一部中國古代神魔小說。為明代許仲琳(一說是陸西星)所作,約成書于隆慶、萬歷年間。全書共一百回。《封神演義》的原型最早可追溯至南宋的《武王伐紂平話》,可能還參考了《商周演義》、《昆侖八仙東游記》,以姜子牙輔佐周室(周文王、周武王)討伐商紂的歷史為背景,描寫了闡教、截教諸仙斗智斗勇、破陣斬將封神的故事。包含了大量民間傳說和神話。有姜子牙、哪吒、楊戩等生動、鮮明的形象,最后以姜子牙封諸神和周武王封諸侯結尾。《封神演義》,俗稱《封神榜》,又名《商周列國全傳》、《武王伐紂外史》、《封神傳》。全書共一百回。《封神演義》的原型最早可追溯至南宋的《武王伐紂平話》,可能還參考了《商周演義》、《昆侖八仙東游記》,全書以武王伐紂、商周易代的歷史為框架,敘寫天上的神仙分成兩派卷入這場斗爭,支持武王的為闡教,幫助紂王的為截教。雙方祭寶斗法,幾經較量,最后紂王失敗自焚,姜子牙將雙方戰死的要人一一封神。演述商末政治紛亂與武王伐商故事,小說以商周易代為歷史背景,寫商紂王無道,周武王在姜子牙的輔佐下順應天意民心而討伐之,天上的神仙
-
單田芳評書《劉伶傳奇》,西晉沛國(今安徽濉西西北)人,字伯倫,竹林七賢之一,曾仕至建威參軍。晉武帝泰始初,對朝廷策問,強調無為而治,以無能罷免。平生嗜酒,曾作《酒德頌》,宣揚老莊思想和縱酒放誕之情趣,對傳統禮法表示蔑視。是竹林七賢社會地位最低的一個。劉伶,西晉沛國(今安徽濉西西北)人,字伯倫,竹林七賢之一,曾仕至建威參軍。在《世說新語》里,關于劉伶的直接記載一共有四條,分布在《容止》與《任誕》兩門里。除了《任誕》第一條,是關于竹林七賢的來歷的一個簡單介紹,里面提及劉伶籍貫以外,其他的三條是具體寫劉伶其人其事的。有趣的是,看遍整本《世說新語》,對其中的劉伶形象用兩個字就能概括出來:丑、酒。與竹林七賢中阮稽、嵇康不同,劉伶乃一天生酒徒,嗜酒如命,具有濃厚的傳奇色彩。有好事者將這個天生酒徒與遠古的釀酒鼻祖杜康聯系在一起。酒的發明者流傳較廣的是杜康。相傳杜康是一個窮莊稼漢,也有考證說杜康就是夏朝第五代君主少康。其出生地和釀酒地有很多版本。現白水、汝陽、伊川等都說其正宗。汝陽酒廠與伊川杜康酒廠竟打了15年的杜康注冊商標戰。傳說杜康被天帝封為酒神,在洛陽九皋山下開了家酒坊。一日,劉伶路過杜康酒